閑暇無聊,拿起捆藥劑包的紙繩,拉着玩,以試試手勁。
我先拿一根紙繩,兩手用力拉了拉,紙繩完好無損。我逐漸加力——加力,直到至少用了5千克的拉力後,繩才被拉斷。拉斷了一根繩,我很高興,接着又把紙繩合成兩根,用力拉,雖然足足使用了兩個5千克的拉力,把手心勒得很深很疼,出現了兩道溝,但仍然沒有拉斷。兩根的紙繩這麼難拉斷?我把它們的一端固定在椅子上,另一端纏繞在四指上再用力拉。這樣,在我使出了大約12千克力的時候,紙繩終于斷了。如果把它們撚成繩子,再拉又怎麼樣?好奇心促使我撚兩根繩為一根,并以同樣的方式來拉,結果雖然也拉斷了,但用力要比先前大得多。
好玩,有趣,我來了興緻,便更加仔細地把玩起來:一根紙繩的直徑大約2毫米,把它反勁兒展開,才僅僅是1厘米寬的紙條。紙條能承受多大的拉力?我雙手稍一用力,它輕易就斷了。啊——這麼不禁拉!不知是為什麼,我趕忙把紙條又撚成紙條,可能是一時心急,用勁過大,居然撚成了個小疙瘩。我再一用力,又斷了,雖然不像小紙條那麼省力,但比起沒有疙瘩的紙條卻容易多了。
面對被拉得長短不一的紙繩的“殘骸”,我這個一向不喜歡考慮問題的人也陷入了深思。
小紙條很容易被拉斷,單根紙繩比較容易拉斷,兩根紙繩不太容易拉斷,兩根擰成一股的紙繩很不容易拉斷,而撚勁兒過大帶有疙瘩的紙繩又比沒有疙瘩的同樣粗的紙繩容易拉斷……
這其中的差别及其奧妙何在?我想,大概是因為——
紙條和紙繩的差别在于:前者是原原本本的單薄紙條,不禁拉;而後者則經過了加工,比較耐拉。單繩和兩根繩的差别在于:二者的數量不同,但卻不僅僅是兩根紙繩的耐拉力的簡單相加。前者“各自獨立”,而後者合二為一、擰成一股,更耐拉。一般的紙繩與帶有疙瘩的紙繩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正常的“生态”,而後者卻是多了個不健康的疙瘩,耐拉力就差。
差别是找到了,可其中奧妙實在耐人尋味。紙條與一般紙繩、特殊紙繩之間,存在着是原始生态還是經過适當加工,或是經過不合理加工的差别。這是否可以令人聯想到人生呢?紙條,是個未經教化的孩童;不同的紙繩,就是經受過不同“加工”,從而導緻其“耐拉力”截然不同的人。一個人,是否經過學習、教化,接受怎樣的磨煉、加工,直接關系到他的存在價值和人生取向如何。